父母應該給孩子做規矩還是立規則?
父母應當給孩子立規則而不是做規矩,規則保障了每個人的自由,規則創造了一個有序的社會,蜜桃免费网站從中獲得安全感。
規矩和規則還是要分分清。
爸爸媽媽帶3歲的悠悠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見麵時,悠悠躲在媽媽後麵,奶奶親熱地來拉悠悠:“快叫外婆呀,叫了外婆給你糖吃!”悠悠把手抽回來,拽著媽媽說:“不要!不要!”後來家裏來了幾位親戚,奶奶讓叫人,悠悠也不肯叫,一直粘著媽媽,家裏親戚都說城裏姑娘到底膽子小。
晚上,趁媽媽去哄悠悠入睡,爺爺奶奶很認真地跟爸爸談起孩子教育的問題,他們提醒爸爸要從小給孩子做規矩,悠悠三歲了還不會叫人,顯得沒禮貌,這麽大的孩子老粘著媽媽,表現不夠大方。老人家認為這都是因為爹媽沒注意給孩子“做規矩”。
“規矩”不是規則
那麽規矩是什麽呢,規矩就是規則嗎?上麵我講的這個案例中,規矩就是“小孩要叫人,要懂禮貌,不能粘人,要表現大方。” 如果“叫人”、“禮貌”是規則的話,那麽倒是大人總是在違反規則,因為大多數大人對孩子並不禮貌。所以禮貌和大方,當然不能算規則,應該屬於個人的處世方式,屬於人的修養範疇。大人希望孩子懂規矩,待人接物禮貌大方,孩子就會顯得有教養,這是可以理解的。
5歲的俊傑跟媽媽到外公家玩,舅舅喜歡逗俊傑,俊傑一開始還認真地回答,後來發現被忽悠,就非常生氣,索性不理人了。媽媽勸慰說舅舅喜歡你才跟你開玩笑的。晚飯的時候,俊傑還是不大開心,舅舅往俊傑碗裏夾菜,說:“小朋友要多吃肉!吃肉肉就開心了。”這下俊傑爆發了:“不開心,就是不開心!”邊說邊把舅舅的筷子也拍到了地上。媽媽生氣地說:“你這孩子,怎麽那麽沒大沒小的,真不聽話!”
這個案例中,有一個蜜桃国产在线观看大人總要念叨的規矩, 那就是:“聽話”。小孩子要聽話,當然是聽大人的話。不管大人對不對,小孩都得聽話。聽話,當然也不是規則。
你讓孩子搞清楚規則了嗎
規則需要體現平等,大人給孩子做的規矩,很多都不是規則,因為這些規矩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讓孩子學會適應成人認為正確的規條,滿足成人的期待,符合成人的是非判斷,是對孩子的限製。比如叫人,聽話,這些規矩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成人是不會被要求叫人,聽話的。
也有的父母對規則很明確,為了讓孩子遵守規則,一旦孩子違反規則,就用做規矩的方式,讓孩子記住自己的錯。可惜,常常被做規矩的孩子,反而搞不清什麽是規則,自己要怎麽做才是符合規則的。蜜桃国产在线观看來看看孩子是怎麽被搞糊塗的。
3歲多的輝輝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搶了別人的玩具,那個小朋友哭了,輝爸趕緊從輝輝手上搶過玩具,還給小朋友,輝輝不高興坐在地上耍賴,輝爸厲聲嗬斥,“別人的東西好拿嗎?起來!”然後爸爸拽著輝輝的小手,一下一下地拍打手心,告誡他,不可以拿別人的東西。不拿別人東西的確是一條很重要的規則,所以輝爸要給孩子做規矩了。
不久以後,老師給輝爸反映,孩子在幼兒園像個小警察,隻要看見有小朋友拿別人的東西,二話不說就去為物主奪回,還會打小朋友手心,有幾個孩子表示害怕輝輝。輝爸聽了當然明白是怎麽回事,後悔自己光顧著做規矩,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會怎麽理解。
做規矩,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居高臨下地對孩子進行管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的理解方式,所以無論做的規矩,是那些不平等的規條,還是清晰合理的規則,都隻會對孩子形成約束,而無法培養孩子正確的規則意識,和內在自律的品格。
規則要靠言傳身教
那麽不做規矩,又該怎樣讓孩子懂規則呢?明確告知規則,身教重於言傳。
比如有一條規則是,他人的身體不能侵犯。
有些家庭中,大人總是隨手觸碰小孩子的身體,這裏拍一下,那裏捏一下,還要求孩子不可以生氣,要聽大人的話。有時,孩子打了別的孩子,家長為了做規矩,再把孩子打一頓 ,也就是在告訴孩子“你的身體,父母是可以侵犯的!”這就會讓孩子對於這條規則模糊不清,一片混沌。
那麽蜜桃国产在线观看如何立規則呢?首先要從尊重孩子的身體開始,讓孩子明白什麽叫“不能侵犯”。當蜜桃国产在线观看想摸摸孩子的腦袋時,先問一下孩子:“我可以摸摸你的腦袋嗎?” “我可以抱抱你嗎?”“我可以親你一下下嗎?”如果孩子說不行,大人千萬不要擅自繼續。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很清楚什麽叫“身體不能侵犯”,當然就能理解並遵守“他人的身體不能侵犯”這個規則了。
父母別再給孩子做規矩,而應當給孩子立規則,規則保障了每個人的自由,規則創造了一個有序的社會,蜜桃免费网站從中獲得安全感。隻有讓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規則意識,慢慢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孩子才能成長為自律而有教養的人。
- 上一篇:父母早該傳遞一些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2017/9/18
- 下一篇:孩子學校偷錢後,媽媽做法雷倒眾人,孩子感激一生! 20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