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愛孩子的方式卻傷孩子最深,很多家長一直在做!
獎勵交易
如果你……,我就給你獎勵
如果你能考到班級前十名,我就給你買ipads,帶你去遊樂園;如果你現在乖乖地寫作業,我就獎勵你多看半個小時的電視;如果你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就多給你零花錢……
很多家長喜歡用獎勵機製來教育孩子,因為這個方法很奏效。
不用煞費苦心地和孩子講大道理,就能讓孩子高興地達到蜜桃国产在线观看的要求,還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大人省事兒,孩子輕鬆,雙方皆大歡喜。這種獎勵機製短期內是有效的,可是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問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不主動,甚至開始討價還價。
一旦家長撤銷了獎勵機製,他們的動力就會煙消雲散,養成的好習慣也會瞬間土崩瓦解。
上世紀70年代,有心理學家在幼兒園設置了一個獎勵:當蜜桃免费网站用一個特定顏色的筆畫畫時,他們就會得到一個獎章。在持續了一周之後,這項獎勵被停止。而此後再用這個顏色的蜜桃免费网站比實驗前少了一半,畢竟誰也不願意白幹活。
這種獎勵機製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尤其是在學習方麵。當學習的動力不再是內在的興趣,而變成外在的獎勵時。他們就不再會主動去追求知識,而是隻想獲得獎勵。要知道,在漫長的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物質獎勵是非常脆弱的。內心自發的動機,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動力。
物質交易
用物質或金錢代替陪伴
以前讀過一篇文章,一位年輕的母親開著名車送女兒到貴族寄宿小學學習。
母親對孩子說:“媽媽為了賺更多的錢,將來送你到更好的學校學習,沒時間陪你,你恨媽媽嗎?”
女兒說不恨,接著女兒又對媽媽說:“等我長大了,也要賺很多的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母親聽後一腳刹車,停在路邊放聲痛哭。
這位母親原以為: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了。
可是當聽到女兒的回答後,還是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不能說孩子的回答是不孝。
因為按照這位母親平時帶給孩子的價值觀來看,將來送媽媽去最好的養老院,不就是孩子對母親的愛的表達嗎?
如果,經常用物質和充滿愛意的陪伴做交易。孩子會慢慢變得冷血,價值觀傾向於物質享受,貶低自我存在的價值。而且他們未來的親密關係也會受影響,認為愛一個人,不過就是要給他最好的物質條件。
父母陪孩子前半生;孩子才會陪父母後半生。
父母相當於一所銀行。如果銀行裏存滿了陪伴,他們就可以收獲到孩子們滿滿的尊敬陪伴和愛。因為孩子精神上的富有是父母給予的,所以他們學會了如何去愛父母。 如果父母在這所銀行裏麵餘額不足,老了的時候,隻能做孤獨的老人。就算兒女們來看望,在感情上也無法給予太多愛。因為不親近已成習慣,習慣演變成自然。
投資交易
我辛辛苦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為我爭氣
前一段時間,我去眼鏡店配新眼鏡,旁邊坐著一個小姑娘。
她的母親一直在斥責她:“你怎麽把眼睛搞近視了?我這麽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你還讓我給你配眼鏡,你知不知道,這都是錢呐!”一邊說,還一邊推自己的女兒。小女孩很委屈,一直哭。最後實在受不了母親在大庭廣眾之下斥責,哭著跑了出去。
我不知道,她們家是不是過得很辛苦。但在眾目睽睽之下,斥責自己的女兒,訴說自己的辛苦,認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女兒。實在不是那麽體麵。
我看過太多這樣的父母:他們總是喜歡把孩子作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的努力的歸結點。他們總是認為,自己那麽努力,就是為了孩子。他們的幸福和不幸福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他們總是重複著這樣一些話:我辛辛苦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為我爭氣;我省吃儉用都是因為你,你可千萬不要辜負媽媽的期望;我過得那麽苦,你如果不成才,你還有臉嗎?
在這種全心全意付出的背後,隱藏著一種契約。
也許父母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卻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孩子會覺得壓力重重。如果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他們的內心會非常得愧疚。甚至會覺得無法麵對父母,造成心理障礙。
而且,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沒有自我價值感。
終其一生,都像個傀儡一樣,把父母的期望當成自己人生的目標。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麽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麽樣的人,一生都徘徊在痛苦與迷茫之中。
以上3種教育方式,都是“交易”。這些交易可能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出力不少,效果顯著,但同時也深深地傷害了孩子。在他們的心裏埋下了不健康的種子,留下了很多後遺症。所以,這樣的交易,最好不要再做了!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育兒中的幾大錯誤行為,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