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時注意控製情緒,這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最近,家長群瘋轉一張有趣的圖,圖中孩子戴著頭盔在寫作業,一旁的家長對著作業本指指點點。文字提示,“溫馨提示:快到期末考試,家長在看到孩子作業的時候要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小朋友也要做好防護!”
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等都是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常見的狀態
家長反映:陪寫作業降低了生活幸福感
大部分的家長表示,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很難控住自己的情緒。過去的一年,一則“我做錯了什麽,要陪孩子寫作業”文章在網絡爆紅,瞬間引起眾多家長的共鳴。不少家長吐槽不陪寫作業時,孩子就是天使,一寫作業就控製不住想揍他。家長反映,“寫作業時,三心二意”、“孩子太笨”、“注意力不集中”、“磨磨蹭蹭”等都是孩子寫作業過程中常見的狀態。寒假即將開啟,家長群已在自我調侃,互相勉勵“溫馨提示:快到期末考試,家長在看孩子作業時要注意控製情緒,小朋友也要做好防護。”
其實,近幾年因為家庭作業產生的親子矛盾抑或是家長和班主任意見不合的新聞並不少見。其中,班級微信群是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學習問題常見的方式。但是,很多家長反映微信群並不隻是單純的溝通工具,老師經常在微信群批評學生作業沒寫好,家長輔導不到位等。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分為兩方,一方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很重要,老師監督“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沒有錯”;一方認為大部分家長本身也有工作,監督孩子寫作業無可厚非,但是幫忙批作業、改正錯誤實則是老師推卸責任。
根據《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中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曆,堅持每天陪寫的家長高達78%。報告還指出,我國中小學生日均寫作業的時長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 75.79%的家庭曾因“陪寫作業”產生親子矛盾,不少家庭反映,陪寫作業降低了生活幸福感。
內江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心理學教授杜高明表示,家長需要改變心態。他不讚成對孩子的學業采取放養式教育,但也不讚成家長越俎代庖。家長在陪寫作業這件事上,重點應該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不是將寫作業當成任務完成。
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主要在於這幾個因素:1.沒有時間觀念。2.對學習沒有興趣、寫作業有困難。3.不懂得管理時間、注意力不集中。
針對這幾個原因,可以這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1.寫作業、上學磨蹭的孩子往往是沒有時間觀念的表現。這類孩子認為,有父母陪在身邊,作業一定會完成,但是不會去考慮什麽時候能寫好。所以,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認識到“快”的好處,可以告訴孩子,“寫完作業和睡覺前的這段時間是你的私人時間,作業早點寫完,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2.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喜歡寫作業,過去蜜桃国产在线观看寫作業更多地是怕老師批評,現在的孩子大多抱著僥幸心理在寫作業,敷衍了事,效率又不高。何不試著從培養責任感切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邏輯思維,老師布置作業是對學生負責、父母陪寫作業是對孩子負責、孩子認真完成作業是對自己、父母和老師負責。
再則,如果孩子“偏科”明顯,可以試著去了解孩子是因為喜歡這個學科、這位老師或其他原因。在寫作業的順序安排上,可以從喜歡的科目入手,挑起孩子的興趣和成就感。
孩子較弱的科目,大多是因為沒有聽懂知識點,或者題目難度超出他的知識範圍。家長要多花些時間了解孩子的弱項在哪?原因是什麽?才能對症下藥,孩子學習能力強,自然也會更有自信以及對學習不再恐懼,甚至喜歡上學習。
3.時間管理決定寫作業的效率和成果以及孩子寫作業過程的精力。為什麽普遍的孩子自製力都不好,注意力容易分散?學校的上課時間安排是一節課45分鍾,由此可看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注意力培養,合理範圍在45分鍾左右。
平時輔導作業時,應該選擇合適的環境,例如清淨的書房。一次輔導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當然,家長作為“強勢”的一方應該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在輔導過程中要溫和又不失原則。針對寒暑假作業,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規劃每天的寫作業時間,根據孩子的注意力和自製力情況安排寫作業時間。
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光華劍橋)校長雷冬冬對此問題作過表態,她說,孩子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時,顯得自製力和效率都很高。相反,孩子在做不喜歡的事情時,會表現出“拖拉、磨蹭”的行為。她認為,孩子自製力差的情況各不相同,應該先找出原因,才能針對性地製定計劃和改善。
- 上一篇:孩子上小學前應該學些什麽? 2018/1/9
- 下一篇:以身作則,教孩子如何節約用水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