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批評,孩子身上的毛病越多,為什麽?
上周,跟一位朋友見麵,她女兒已經6歲了,身為單位領導的她,工作上雷厲幹練,卻在教育女兒問題上焦頭爛額。
一坐下,她就大吐苦水:“我這孩子現在被慣得都不成樣。每次犯錯,批評她,準要哭上個大半天,怎麽安慰都不行,嚴重時還朝你丟玩具,說了她一兩句就這樣……”
孩子出錯,批評他不恰當的思想和言行,是希望引起他警覺,加以改正。
可幾乎所有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都會因控製不了脾氣而失去說話的分寸,這樣一來,不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造成親子間情感的對立。
孩子不怕被批評,就怕受委屈
更怕被人瞧不起
職場中,作為下屬都有這樣的體會,每次受到領導批評,大多隻記住他們開頭的幾句話,後麵基本就聽不進去了。
為什麽?因為蜜桃国产在线观看腦子正忙於搜索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以反駁領導的訓斥。這就是所謂的波特定律。
波特定律在告知那些一遇到下屬出錯,就不問緣由,不講場合與方式,迎麵痛批的領導。這樣做,極易導致下屬心理上的恐慌,從而發生言辭上的狡辯甚至行為上的耍賴。畢竟,人都是愛麵子、要自尊的,即便一個小孩,也無異。
小學六年級,有位同學把自行車停在了不該停的地方,擋住了出行通道。班主任氣勢洶洶衝到教室,責問:“是誰把車停到了通道裏?!”等有人好不容易承認後,老師厲聲命令:“立刻把車挪走,否則直接記過!”雖已知錯,但從那天起,那同學對老師就心存不滿,常搗蛋,跟老師過不去。
批評的本質是在適當的場合、以適當的方式促使犯錯者發生轉變。家長當著眾人的麵批評孩子,有違批評的目的,難以達到批評的效果。
孩子不怕被批評,就怕受委屈,更怕被人瞧不起。在公開場合受到批評,孩子首先隻會想到那是批評者在有意給自己難堪,隨之而來,是自尊心受傷、破罐破摔……
大喊大叫隻會導致更多的怨恨
也把你的修養咆哮得無影無蹤
某工地,一工人在抽煙,不遠處,掛著“請勿抽煙”的警示牌。工頭跑過來,我以為他要開罵了,出乎意料,他並沒有指著牌子罵“你難道不識字嗎?”“走開!”之類的話,而是對工人說:“兄弟,這不準吸煙,咱換個地方好嗎?”
工人當然知道自己違規了,但工頭以提問的方式來代替厲聲的嗬責,讓人聽了舒心十足。
沒人喜歡受到別人的指使,不帶命令的批評更能幫助人改正錯誤,也更能維護受批評者的尊嚴與自重。平日,蜜桃国产在线观看聽慣了家長一味地訓斥孩子“下次不能……”“你再……我就……”,然而,這些大喊大叫隻會導致更多的怨恨,讓孩子絲毫感覺不到尊嚴的存在,也把家長的修養咆哮得無影無蹤。
如果大人小孩都發脾氣,批評很有可能會升級為一場哭鬧和打罵,教育的效果抵消為零。
家長能將心比心
是做好批評教育工作的關鍵
成長灣小城市裏,從來不缺愛哭鬧的小朋友。他們也許是第一次離開媽媽而感到慌張,可能是覺得穿上製服不漂亮而哭泣。
每次因為小朋友哭鬧著跑出場館,總能看見這樣兩種情景。
情景1:媽媽拉著哭鬧的寶貝進去體驗,寶貝哭得更劇烈的往外跑,媽媽開始憤怒,威脅著寶貝如果不玩這個場館,就馬上回家,以後再也不帶他出來玩了。接下來的哭聲可想而知,是撕心裂肺的。有點媽媽甚至會說,你看看xxx比你還小,不也玩得好好的,你怎麽那麽不爭氣。
情景2:媽媽抱起哭鬧的寶貝,讓他感受到媽媽就在身邊,等寶貝心情有所平複,開始詢問寶貝哭泣原因,是不敢獨立進去,還是不喜歡這個職業,從而對寶貝做出鼓勵和開導,拉著寶貝先參觀別的朋友怎麽執行任務,引起寶貝興趣,自然順利開啟獨立之旅。
是啊,孩子還怎麽小,他的哭鬧是出於本能的,如果作為家長比寶貝還急躁,那讓寶貝如何慢慢來?
在那麽多小朋友麵前哭了,還備受爸爸媽媽責備,那孩子隻能用持續的無理取鬧來試圖掩蓋這些尷尬。
換個位置思考,如果夫妻兩在人多的地方吵起來,是希望越吵越凶,還是希望能夠緩和起來不要在外人麵前過於責備?
蜜桃国产在线观看的輔導老師在每次看到家長凶孩子過於嚴重,也會前去勸阻,把孩子抱往一邊耐心安慰,也讓家長冷靜下來。如果孩子實在不喜歡體驗這個場館,也可以與家長協商換館,看看小朋友樂意體驗哪個職業。
批評,是家長幫助孩子修正自我、學習新知識、走向成功的良機。然而,批評的聲音並不能帶給孩子什麽,隻有讓孩子聽到了,感受到了,並把它放到心裏,批評才能轉化成真正的力量,推動孩子再向前一步。
都說孩子的心靈是世界上最美麗也是最難嗬護的花朵,因此,當蜜桃国产在线观看在批評孩子時,除了方式上的注意,還需更多地給予這朵花體諒和寬容的灌溉。
毀人隻要一句話,培養一個人卻要千句話,所以,為了孩子,請口下留情!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在跟著成長。如果你覺得自己有所不足,但是不知道該如何改正,可以來到成長灣,看看孩子的另一麵,看看別的家長的溝通方式,這裏,進步的不隻是孩子。
- 上一篇:5句話讓孩子停止討價還價 2017/2/22
- 下一篇:當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2017/2/21